問與答

第 1 到 12 筆。共 12 筆。
生分解原料取自於大自然裡含澱粉質的植物,當產品使用完需丟棄時,可經由生物進行分解轉化成水及二氧化碳,而這兩種物質皆屬於植物生長所需之養分,這樣我們便可透過生分解堆肥後於土壤上進行農作物的種植,利用上述兩種物質提供植物生長時所需之養分,不會造成環境汙染。
依據國際檢測標準ASTM D6400在堆肥環境中溫度60℃以上有適當的水分、氧氣、微生物,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,回歸自然。
所有產品皆為生態友善的材料製造而成,無添加塑化劑、三聚氫氨、雙酚A等,是完全無毒環保的商品。
依照各國政策與規範下可進行堆肥、焚燒或回收。
在國際公認的回收標章內屬7號原料(其他類),與其他塑膠類製品不能一起回收,必須分開進行回收動作。生分解之產品會標註為7號其他類,並於下方有PLA字樣。
生分解產品採用的是可分解材料製作而成,其原料是從含澱粉質的植物萃取出來的,就算採焚燒方式處理,也完全不會產生任何有毒化學物質、黑煙以及臭味。生分解產品在燃燒時,不會有燃燒塑膠時的黑煙與滴油越燒越旺的情況產生,僅會聞到如燒報紙、瓦楞紙之清淡味道,並可降低70%碳足跡排放。
依國際標準DIN EN 13432,可堆肥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必須符合以下三項原則,並於180天內分解達90%以上,變成普遍存在自然界中的元素。 1. 生物分解率Biodegradation:有氧環境(溫度60℃)下, 180天內之生物分解速率應達至少90%。 2. 生物崩解率Disintegration: 經實驗室規模堆肥後180天,大於2毫米的包裝廢棄物殘渣不超過10%。 3. 生態安全性Safety:符合生態毒物學(依OECD準則208,進行二種不同植物生長實驗) 的低含量重金屬評估,對環境中細菌、微生物與植物之生長能力不造成影響。 為了確保「可堆肥生物可分解塑膠」真的達到分解的效益,歐盟、美、日、澳洲等都發展出嚴謹的認證程序。在台灣,環保署也有提供生物可分解塑膠的環保標章認證。
不可生物分解的產品最常見的有塑膠類的包裝(塑膠袋、塑膠瓶、塑膠罐、吸管....等)、清洗劑、印刷油墨.....等用品。如果沒有進入"回收系統"處理,一但流入大海,大量的塑膠會影響魚、海龜.....海洋生態,這些不容易分解掉的塑膠能在海上漂浮好幾十年以上,嚴重影響自然生態。而一般大自然土壤中的微生物無法分解塑膠,因而在環境中堆積,久而久之造成大自然生態體系破壞,甚至於危及人類健康,更導致許多動物也因此瀕臨絕種,所以生分解商品是保護環境維護自然生態的絕佳選擇。
不會自然分解;生物可分解條件:須埋入土壤,達到溫度60℃以上、溼度58%、充足氧氣及微生物,經過六個月後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及水,回歸自然。
本產品由生物可分解生質材料製成,材料來自天然生生不息,最終回歸自然不虞匱乏,是一種對環境友善的材料,且能節能減碳,無毒無重金屬汙染,用得安心。
可以,生分解產品為耐酸鹼物質。
取得國際標準ASTM D6400\EN 13432\ DIN 可堆肥國際認證,包含美國、德國、歐盟、比利時……等國際認證機構。